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民營企業必須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捷鋒帽業(泗陽)有限公司現場管理員張兆麗表示,作為傳統優勢產業,服裝紡織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推動轉型升級,通過新型生產要素與傳統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加快產業智能化轉型、數字化變革。
在服裝紡織行業打拼27年的張兆麗代表,見證了傳統行業智能化改造升級的過程。“從純手工制作到機械化嶄露頭角,再到智能化裝備解決復雜的剪裁、縫制和整體裝配問題,產業發展方向清晰可見。”張兆麗代表說,這幾年公司研發費用逐年增加,技術創新帶來的紅利逐漸顯現。公司投資新建了智能化工廠,將傳統運動帽做成“智慧帽”,通過“互聯網+”技術,可遠程監測使用者腦電波和血壓等數據,這將助力企業在細分市場領域發展。
張兆麗代表說,傳統制造業是我國制造業的主體,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但目前仍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問題。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選擇,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國持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企業要抓住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政策機遇,以數字技術賦能智能化,以低碳技術促進綠色化,從而煥發新生機。
“轉型升級不是一哄而上,不能一味追求全環節智能化。”張兆麗代表建議,在智能化升級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應明確目標,根據自身需求和資源狀況選擇適合的技術,確保轉型的可行性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