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縣各相關單位:
現將《泗陽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泗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11月12日
2020年11月12日
泗陽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方案
(2020-2022年)
(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中共江蘇省委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蘇發〔2019〕6號)、《江蘇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四年行動計劃(2019-2022年)》(蘇財績〔2019〕5號)和《宿遷市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等有關文件精神,扎實有力推進我縣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制訂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目標
按照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總體要求,統籌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樹立績效管理理念,創新預算管理方式,強化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努力改變預算資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持續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主要任務目標如下:
管理層次全方位。構建涉及政府收支預算、部門單位收支預算、政策和項目三個層次的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全面提升和拓展預算績效管理層級。
管理環節全閉合。健全包含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和績效管理成果應用五個環節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實現預算績效管理邏輯與流程前后呼應、完整閉合。
管理范圍全覆蓋。拓展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以及其他各類資金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范圍,不斷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保障體系全配套。建立包括管理規章制度、技術指標體系、第三方機構庫、行業專家庫、信息化系統在內的全要素預算績效管理保障體系,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供科學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總體設計、統籌兼顧。按照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和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總體要求,統籌謀劃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路徑和制度體系。
堅持全面推進、突出重點。預算績效管理既要全面推進,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閉環體系;又要突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大政策、項目的實施效果。
堅持科學規范、公開透明。完善管理流程,健全績效指標體系,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標準科學、程序規范、方法合理、結果可信。
堅持權責對等、約束有力。建立責任約束制度,明確各方預算績效管理職責,清晰界定權責邊界。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實現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調整掛鉤。
二、實施內容
(一)政府預算績效管理
1.建立財政運行綜合績效管理機制。一是對鄉鎮(街道)及經濟開發區收支預算全面納入績效管理,探索政府財政運行綜合績效管理模式,重點關注收入結構與質量、支出結構與效果、財力分布與可持續性、財力與職能匹配性、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政府債務、預算執行等方面。二是開展鄉鎮(街道)及經濟開發區財政運行情況綜合績效評價試點。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各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
時間安排:2022年底完成
(二)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
2.實施部門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探索部門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方法和手段,開展部門整體支出重點績效評價和部門自評價試點,總結經驗后,穩步推進。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部門整體支出重點績效評價試點2021年底完成,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價試點2022年底完成
3.逐步放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權限。探索建立以績效為核心、目標為指引、成本為衡量的預算分配機制,將部門預算安排與部門整體績效結合起來,賦予整體績效較好的部門單位更多的預算管理及績效管理自主權。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2年底完成
4.政策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將財政政策和項目全面納入績效管理。對重大政策和項目實行全周期跟蹤問效,實施過程進行預算績效動態監控。對存在嚴重問題的政策和項目,及時調整、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督促部門單位整改落實。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2年底完成
(三)績效評估管理
5.探索預算評審及績效評估機制。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對新出臺的重大政策、項目開展績效評估,評估結果作為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財政要加強對新增重大政策、項目開展事前預算審核,必要時可以組織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估,評審和評估結果作為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責任單位:縣級預算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四)績效目標管理
6.預算績效目標管理。一是建立以績效目標為先導的預算編制模式。部門單位編制年度預算時,全面設置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及項目績效目標。全面實現先有目標后有預算的要求。二是提高績效目標管理工作質量。加大預算績效目標申報多渠道培訓力度,采取財政部門審核、預算部門及第三方機構多方參與集中會審等形式,對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審核未通過的、不得安排預算。實現績效目標與預算申報、審核、批復、公開“四個同步”。
責任單位:縣級預算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預算年度起
(五)績效運行監控
7.預算績效運行監控。建立健全動態監控系統,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及時發現績效目標執行偏差和管理問題,加快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并按要求定期向本級財政部門報送績效運行信息。
責任單位: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0年預算年度起
(六)績效評價工作
8.部門預算績效自評。部門單位對政策、項目實施效果開展績效自評,自評結果報送本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建立自評工作質量抽查機制。
責任單位:縣級預算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9.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建立重點績效評價常態工作機制,在部門單位自評基礎上,以重大政策、項目和轉移支付資金為聚焦點,組織財政重點績效評價。通過有計劃的實施,穩步擴大評價覆蓋面,逐步實現重大政策、項目和轉移支付資金財政重點績效評價滾動覆蓋。建立財政重點績效評價結果檔案庫,建立第三方機構績效評價工作質量考核機制。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七)績效管理成果應用
10.建立整改反饋機制。財政部門將績效跟蹤情況、重點績效評價結果等績效管理成果及時向部門單位反饋。相關部門單位按要求完成整改并將結果報送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視情組織整改效果“回頭看”。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1年底完成
11.建立向黨委政府報告機制。根據需要,將重要的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報告等績效管理情況向同級黨委政府報告。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12.建立接受人大監督機制。將重要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與預決算草案同步報送同級人大,接受人大監督。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13.建立向社會公開機制。督促指導同級部門單位根據有關要求,主動將財政批復的績效目標、財政重點績效評價以及部門單位自評結果全部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0年預算年度起
14.建立與考核掛鉤機制。將預算績效結果納入政府績效和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建立對部門單位、下級財政部門、本級財政部門內部、第三方機構執業質量“四位一體”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機制。
責任單位:縣委組織部、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15.建立與問責掛鉤機制。審計機關依法對預算績效管理情況開展審計監督,財政、審計等部門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第三方機構誠信監管。
責任單位:縣審計局、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1年底完成
16.與預算管理各環節掛鉤。探索績效評估結果與新政策項目設立、績效目標與預算編制、績效運行監控與資金執行調整、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及政策調整、部門整體績效與部門預算安排、鄉鎮(街道)及經濟開發區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與轉移支付分配等掛鉤機制。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1年底完成
(八)拓展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17.完善“四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強一般公共預算績效管理,重點關注收入結構、優惠政策實施以及預算資金配置效率、使用效率,特別是重大政策和項目實施效果。從政府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中選擇項目,開展績效目標管理試點和績效評價試點,總結經驗后,逐步推開。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2年底完成
18.建立其他各類資金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加快實施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項目的績效管理,切實提高各類資金的綜合效益。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1年底完成
(九)完善全要素預算績效保障體系
19.健全預算績效標準體系。財政部門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共性績效指標框架。督促指導本級行業主管部門構建分行業、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并報送本級財政部門。建立預算績效指標庫并動態維護更新。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1年底完成
20.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圍繞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環節,制定涵蓋預算評審及評估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控、績效評價、部門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政府財政運行綜合績效管理、預算績效管理成果應用等各方面、各流程管理辦法。各部門單位構建內部績效管理流程,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明確職責分工。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級預算單位
時間安排:2022年底完成
21.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技術力量建設。建立績效管理專家庫,整合相關行業領域優秀專家,優化完善績效管理專家咨詢機制。建立第三方機構庫,引導和規范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嚴格準入門檻,加強業務培訓,建立執業質量競爭考核、動態調整以及第三方失信黑名單機制。加強績效管理從業人員培訓,適應崗位需求,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22.構建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平臺。實現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績效自評、指標庫建設等主要管理環節的網絡化、電子化,提高工作效率。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系統與預算、國庫等財政管理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責任單位:縣財政局
時間安排:2020年底完成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變革,各鄉鎮(街道)、縣各部門單位要高度重視,統籌謀劃本鄉鎮(街道)、本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把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要工作來抓,緊密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工作方案,確保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各項目標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二)明確責任主體。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縣財政部門要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協調,抓緊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辦法,組織指導各鄉鎮(街道)、縣各部門單位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部門單位是本部門和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建立工作責任制,充實預算績效管理力量,切實抓好本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縣人大以及縣審計等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的監督主體,對本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審計。
(三)精心組織實施。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涉及面廣、難度大、要求高。各部門各單位要群策群力,把績效管理作為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找準績效管理切入點,將績效管理融入日常業務工作全過程,實現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要創新管理方法手段,加大績效管理成果應用力度,確保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實效。